7月10日-12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开展以“沿着黄河遇见海,万名学子访千村”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扬帆者”发展成就观察团从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市出发,沿着黄河分别前往黄河滩区安置区——济南市孝里街道、黄河三角洲腹地——滨州市、黄河入海口——东营市三市开展“科技赋能助黄河,青春聚力共奋进”实践调研。 
重温红色记忆,赓续黄河精神,上好学生“思政课”。 实践团成员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重走习近平总书记黄河考察之路,重温沿路的革命历史,感受黄河文化与黄河精神。在滨州市博兴县,实践团一行参观了滨州市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成员们在讲解员的诉说下,重拾革命先烈英勇奋战的历史故事,探寻博兴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东营市黄河文化馆,伴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团队成员认真参观馆内的文物与展品,倾听黄河故事、感受黄河文化、赓续黄河精神。随后,实践团前往黄河文化馆内的党史馆进行学习参观,切实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在百年党史中体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感受科技力量,勇立强国之志,上好学生“科技课”。 观察团走进东营市河口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实地参观黄河三角洲数智碳谷平台项目。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和现场实地操作,成员们深入探寻了优势产业的数字化项目,以及云计算、工业物联网、数字化等方面的前沿技术。在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检测中心,团队成员观看了生态监测中心卫星解译图像,就生物多样性监测系统与工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学习和探讨了大数据和AI技术在系统中的详细应用,在拓展自身视野的同时,让知识走出校园、结合实际、落脚应用。 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上好学生“专业课”。 东营市河口区科技创新产业园作为集科技研发、项目孵化、人才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产业园,在多方面与学部专业、学部发展、学部学生需求相契合。观察团成员深入园区内的人工智能企业展厅,深入学习企业前沿科技技术,包括智能送餐机器人、光伏清扫机器人、中医辅助诊疗一体机以及灌装机械手等。随后,观察团成员与工作人员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人才需求等情况,切实解决学生们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 深耕基层实践,挺膺实干担当,上好学生“服务课”。 黄河滩区极易发生凌汛,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滩区的迁建工作。此次,实践团深入黄河滩区迁移安置区济南市孝里街道进行实践活动,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切实服务当地居民。实践团成员通过保护黄河生态宣传活动、开展绿植领养活动等方式,向当地居民讲解保护黄河的重要性,让绿色生态的理念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自觉成为黄河生态的守卫者。实践团成员结合学部特色,为社区居民提供电脑义诊服务,在解决电脑故障的同时,倡导居民减少电子废弃物产生,正确处理电子垃圾,自觉成为绿色理念的践行者。 保护黄河生态,推动绿色发展,上好学生“环保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观察团成员深入东营市黄河口生态区和滨州市博兴县进行实地调研。在黄河口生态区,成员们了解到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变迁、珍稀鸟类逐步在保护区繁衍生息;在博兴县,成员们看到昔日“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的荒碱地,成为“台上囤粮田、池内囤鱼虾”的聚宝盆。观察团成员们纷纷震撼于生态保护的显著成效,认识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也进一步引导计算学部学子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宣传生态文明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