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手机站  
  
联盟概况 智库头条 智库论坛 智库合作 活动预告 信息共享 山东社会科学院 首页
智库要闻 智库专题 智库专家 智库平台 智库成果 智库课题 媒体关注 联盟成员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智库要闻
山东社科院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
时间:2020-09-15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院    作者:孟凡兴     摄影:刘珊珊     浏览量:
 

9月11日上午,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讲师团团长殷玉平、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郝宪印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讲话。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少红,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研究员涂可国分别主持开幕式和专家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等全国高校、科研院所1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并就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相关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山东省委讲师团团长殷玉平致辞。

殷玉平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重点规划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成了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等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儒学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传播交流等工作,在齐鲁大地兴起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此次举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对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尼山世界文明论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尼山片区的规划设计,重点建设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国教师博物馆,全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先行区,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在儒学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交流合作、宣传普及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建设新时代全国乃至世界上公认的儒学研究创新发展高端平台的愿景。

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郝宪印大会讲话。

郝宪印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提出“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对加强世界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方向。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归宿,是解决当今世界各种难题和严峻挑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未有断层的文化体系,它极具生命力、包容性和创新力,是民族多元共生的坚实思想力量;它在历史前进中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社会科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出版发表了一系列精品理论成果。此次研讨会是即将举办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学术预热活动,山东社科院将以此次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召开为契机,继续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阐发。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少红主持会议并作大会总结。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涂可国研究员主持第二阶段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冯颜利研究员讲到,世界各种文明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我们应该辨证地看待各种文明。只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才能不断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加强文明交流互鉴,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坚持交流互鉴,才能更坚定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教授讲到,每一种文明都代表着一个人类智慧方向,都代表独特的价值,都有不可替代性。文明冲突是死胡同,文明对话才是阳光大道。开展多样性文明之间的对话,是举行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要义,也是发起世界文明论坛的主要初衷。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建宁教授谈到,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民族精神独立性和文化主体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根基。世界形势越是复杂多变就越需要尊重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越需要不同世界文明间的互相交流和平等对话。我们应该讲好“中国奇迹”“中国故事”背后的哲理、学理,这也是进行文明交流互鉴重要的着力点。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谈到,全球化使得多元文明相互接触,联系也不断地增强,面对当今世界的冲突和对抗,我们应以儒家的中和之道作为化解文明冲突的重要理论指导。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刘飞教授谈到,今天我们提出文明的共存、交流、互鉴,绝对不是一种盲目的自大。文明交流互鉴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树立一种新的文明意识、文化观念,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转型。

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研究员认为,今天的中国特别需要交流互鉴,必须看清楚中国智慧的深度和高度,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时候要提升自己,同时更要介绍自己。

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孔德立教授认为,文明交流互鉴的应用领域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密切相关,应把优秀传统文化和今天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做一个链接,不断丰富文明交流互鉴的原则与理论。同时,加大精准性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人才培养,丰富文明交流互鉴的方式。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成积春教授谈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他认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理论依据就是文化多元主义。我们文明交流互鉴的目的,一是要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文史部主任张文珍教授主要谈了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是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二是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凸显人类文明共有价值。同时,还指出我们现在还缺乏讲故事、讲好故事的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教授围绕“在新时代新文化建构背景下熔铸文化自信,推进文明互鉴”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文明交流互鉴也是在建构一种新文化。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价值。

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学术部主任彭彦华研究员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照临亚洲,也会照耀世界各地,不仅垂功于往昔,也会惠泽于当今。我们应该珍惜好、传承好、发展好,继续深挖其中蕴含的知识与智慧,继续贡献于世界人民。

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主任涂可国研究员讲到,在逆全球化的逆流中,应该立足山东,加强文化的对外交流,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战略指向就是打造山东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新高地,广泛开展齐鲁文化的交流活动,开拓国外的文化市场,进一步强化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话语权。

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聚友研究员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仅是植根于中华文化,同时也吸收借鉴了西方文明,应当加强阐发的力度,让世界各国都认识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共同利益。当前我们面临的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为世界人民所接受和认同。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张伟研究员谈到,山东应依托丰富的驿路资源,充分利用驿路文化空间延伸的极大包容性,串联齐鲁文化资源,发掘齐鲁文化内蕴,探索出一条既有地域特色又有文化内涵的发展新路子,最大化地实现齐鲁文化的价值。

张少红在总结发言中对与会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高度评价了各位专家的发言,特别表示作为一名社科理论工作者,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方面,理应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参加会议的还有省委宣传部理论二处处长杜福、山东社科院相关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部分媒体记者。

责任编辑:李萍
编审:凌琪
扫描关注
山东智库联盟手机站
扫描关注
山东智库联盟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
山东社科院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
下一篇:
<< 返回首页
热点聚焦
相关推荐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鲁ICP备09016732号-2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