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  视频 |  领导关怀 |  寄语感言 |  共襄盛举 |  岁月如歌 |  创新工程 |  智库建设 |  智库联盟 |  高层论坛 |  高端访谈 |  文库名家 |  三类人才 |  朝花夕拾 |  春华秋实 |  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智库专题薪火承续 四秩芳华文库名家
梳理文学通史 传承文学情结
——专访乔力研究员
时间:2018-10-30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7年6月15日第41期     作者:车振华     浏览量:
 

    编者按:古往今来,名家名著历来是科学繁荣、社会兴盛的重要标志。培育名家、多出名著,无疑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任务。山东社会科学院成立30多年来,一批优秀科研人员潜心治学、穷经皓首,出版了一批学术名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具有长远历史价值的宝贵财富。本着尊重名家、传承学术,进一步促进学术繁荣和加强智库建设的要旨,山东社科院组织出版了《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首批《文库》(15部)已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进一步释放这些名著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特开设“《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作者专访”,对“文库”作者进行学术访谈,以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治学体会得以广泛传播。

 

由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乔力、李少群主编的《山东文学通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是全国第一部有关山东文学的通史,问世后在学界产生了积极反响。该书于2004年获得山东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被收入“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第二批)。受《山东社会科学报道》编辑部委托,近日笔者就《山东文学通史》和治学等有关问题专访了该书主编之一乔力研究员。

   

一、关于《山东文学通史》   

车振华(以下简称车):乔先生,您好!您和李少群研究员主编的《山东文学通史》是全国第一部山东文学研究的通史著作,是我院在地域文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您能否介绍一下本书的写作缘起和过程?

乔力(以下简称乔):好的!编撰地域性文学史的工作,大约兴起于上世纪中叶。它是选择某横断面的地域板块为空间架构范围,以纵向历史性的诸创作现象为流变脉络,兼纳时空两端,相共参比审视的一种研究方式。其目的在于较全面、明晰地描述有关文学发展演变的复杂历程,并由之探讨、总结它不断消长盛衰的内在规律,以给出较为切实恰当的价值评判。

众所周知,山东文学是中国文学地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两千多年的文学发展史可谓代有佳作、高潮迭起、群星璀璨,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晏子、李清照、辛弃疾、孔尚任、蒲松龄、王士禛等全国一流的哲人和作家。在现当代,山东又涌现出王统照、臧克家、莫言、张炜等文学大家,形成了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学鲁军”。但作为文学大省,山东却没有一部系统体现山东文学历史演变和总体面貌的文学史著作,我们深感遗憾。从全国范围来看,当时问世的地域文学史,无论分体式还是断代式,它的结构形态与撰写方法,仍多沿袭模仿传统的大而全的中国文学史,还缺乏适合自己特殊要求的成熟的对应范式。有感于此,我们决定撰写一部山东文学史,将上迄先秦下及20世纪末,约3000年的山东文学作为一个整体观照对象,于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较系统地把握其已表现出来的主流的嬗变演进过程及得失,探索其深层的艺术精神,理性地认识它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中的作用和地位。再进一步,通过山东文学这一特定参照系,去展示地域文学研究的普遍经验与特殊意义。同时也藉此进行构建地域文学史学的尝试,力图使地域文学史这门年轻的实践学科向理论学科升华。

另一方面,地域文化和文学研究一直是我院原语言文学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特色,也是研究重点,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也形成了一支可靠的人才队伍,这为我们撰写《山东文学通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启动了“山东文学通史”的写作,并立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由我和李少群研究员共同主持,部分文学所同仁和院外专家参与了写作。我负责“古代卷”的统筹,并承担了其中大部分篇章的撰写。历时三年,2002年最终完成了写作。全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古代部分,下卷为“二十世纪”部分,共计130余万字。

车:作为一部130余万字的大部头著作,《山东文学通史》涵盖了三千年的时间跨度,涉及数百位作家,有纷繁复杂的线索和脉络纠缠其中,你们是怎样找出一条清晰的线索的?以往地域文学史的撰写,入选作家容易收之过宽、良莠不齐,而《山东文学通史》却有严格的标准,您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对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吗?

乔:通过对3000年山东文学“史”的纵向观照,我们以“流变”作为分析把握的主线,总结出其发展演进的大致历程是:(一)先秦的肇端发轫阶段,虽乍出即以其辉煌巅峰状态垂范后世,浸润于山东、进而至整个中国文学的全部过程,成为文学文化元典。但它属于杂文学时代,文学被融合于历史、哲学等众学科之中,尚未获得独立。(二)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是山东文学的缓慢成长阶段,虽也断续间歇性地出现过少许优秀作家,但不足以支撑起全面的繁荣。(三)殆及宋代——主要是北宋到南宋前期的约近200年时间里,山东文学才迎来它第一次严格文学意义上的高潮。从元代开始,俗文学占据主流。待至明中叶到清初,山东文学又出现雅俗共举、全面兴盛的第二次高潮。(四)20世纪上半叶,因新文化运动而获得重生的山东新文学,以较高起点取得较好的成绩;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70年代尽管显现出独特的地域色彩和人文特征,却相对沉寂。从上世纪80年代初直至20世纪末,山东文学又迎来了它3000年发展史中的第三次高潮。我们以这条主线将3000年的山东文学贯穿了起来。

与中国文学史相比,地域文学史有它自己独立的结构模式、学术品格与特殊的关怀指向,其核心便是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换言之,它只能是间断性的繁荣,不规则、跳跃式地产生极个别,或者少数的大家名家,而绝非代代相接续,非此文体即彼文体皆有优秀作家出现。因此,《山东文学通史》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艺术水平是最重要的选择标准,我们坚信,决定文学不朽生命力的,永远在于“质”而不是“数”。那些缺乏深刻的审美意义和真正的创新价值的作家作品,尽管书目浩繁,却无法融入到文学发展的主流中去。

车:著作出版后,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专著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乔:著作出版后,得到了学界的普遍好评。《光明日报》《山东社会科学》《天府新论》《文史杂志》等报刊发表了对本书的评论,《中华读书报》以专版发表了北京大学程郁缀教授、复旦大学蒋凡教授、澳门大学施议教授、山东大学孔范今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朱德发教授等著名学者的书评,肯定《山东文学通史》在构建地域文学史学方面所做的探索,认为该书在文学史体例框架、研究方法和操作规程等方面有较多创新,实现了“自觉理论意识与主动实践的双向有机结合”。《山东文学通史》出版后,一批山东文学史著作相继问世,将山东的文学史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我们为自己所作的这份抛砖引玉的工作感到自豪。

我个人认为,《山东文学通史》的学术价值主要有三点:

第一,地域特征的突出与彰显。作为一般文学史学科之分支的地域文学史,其得以独立与自足的根本特征,便是“地域性”的突出与彰显。《山东文学通史》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其鲜明的“地域性”特征进行了凸显:首先,是操作层面上对研究对象的科学界定。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上尽量体现实事求是、灵活辩证的思想原则,一是以“省”级区政范畴作为地域文学史的根本承载体。二是以属于本地区籍贯的诗人、作家为评析对象,但排除那些虽然籍贯在此却从未在当地生活过,也未曾有过任何相关文学创作的作家。三是在本地区生活过、也有文学创作活动的客籍诗人、作家属于本书的研究对象。四是虽为客籍或无署名作家创作,但却是以本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现实生活时事乃至山川民俗等为主要表现内容的文学作品,亦在关注研究范围之内。其次,对于山东文学所蕴含的齐鲁文化特质有自觉的发掘意识。除了在总体上有意识揭示蕴藏在各时期各体文学中的儒家文化特质之外,还从《山东文学通史》上卷第二编“宋代山东文学”到第五编“清代山东文学”的各编之始,都专设“总体特征及社会文化面貌”的内容,集中分析齐鲁文化在不同时期的新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对山东文学的影响。

第二,主流——流变的结构与模式。《山东文学通史》在“总论”与“导言”提出了地域文学史编纂的新型结构模式:主流——流变式。首先确认山东文学本身在中国文学整体大格局中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然后,以具有重要意义的优秀诗人、作家为主线,由之联系相应相近的创作流派或准流派,进一步清理出不同历史文化时段内的主流走向,以及其变化过程和不同影响,并揭示潜隐于诸文学现象深层的规律,给出恰当的审美价值判断。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要考索出历代作家作品所涵纳、张扬出来的某种流变意义,以阐释其间不断损益因革,由确立、否定而到再升华为肯定、重构的艺术精神和美学理想,从而在实践中继承传统、改造传统,或者创变求新、另建传统的流动过程,以充分凸现历史的纵深感。

第三,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山东文学通史》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史论结合”的特征。即一方面十分重视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客观重现,另一方面也充分注意发挥编撰者本人的主体意识与史学主张;一方面细致而又生动地描述各个历史时期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与现象,另一方面也系统地揭示出潜藏于各种纷繁复杂文学现象背后的普遍性与一般性的规律。

另外,本书的一些论述也丰富了山东文学史的内容和格局。例如,宋仁宗天圣、明道年间以齐州(济南)为中心形成的诗歌流派“东州逸党”;在金元易代和元代初年对山东经济文化相对稳定、文学创作相对繁荣产生重要作用的“世侯文化”;对元代戏剧产生重大刺激作用的“运河文化”;由士子科举和谒贤揽胜而产生的“驿路文化”;明代的“历下诗派”“海岱诗社”以及明清两代以临朐冯氏和新城王氏为代表的“族群作家”;山东籍港台作家的小说。这些内容都是以往文学史未曾谈及或是语焉不详的,《山东文学通史》对其进行了详尽的阐发。

   

二、关于治学   

车:不同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您完全是自学成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

乔:是的,由于家庭原因,我初中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当时只有十几岁,跟着工作队,天南海北到处奔走。但我有个陪伴终生的好习惯,那就是读书。不管是在山区建设工地上,还是喧闹的集体宿舍里,我都坚持读书。直到现在,一天不读书就会感觉空落落的,不管是什么,只要上面带字,我就忍不住要看。恢复高考后,我正在工厂做木工,决定参加考试,而且是考研究生。第一次报考中国社科院,第二次报考河北大学,虽然专业课成绩都不错,但外语成绩很糟糕,两次都名落孙山。在考试的过程中,我结识一位懂日语的同仁,在他的帮助下,我开始自学日语,其中艰辛自不待言。1980年,在上班的路上,我偶然看到百货大楼的报栏里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招考研究人员的公告,就去报了名,并被顺利录取,分配到山东社会科学院的前身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从此正式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唐宋文学的研究。到所里不到三年,我便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专著《二十四诗品探微》。书中的许多论点,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在讲授中国文学理论和中国诗学的教材中多次引用,国内的一些相关文学批评史籍也介绍了此书。这给我很大的鼓励。此后,读书、写作成为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出于发掘和传承中国文学和文化遗产的强烈愿望,在没有任何资助的情况下,我联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同仁,策划了许多大型的丛书。其中最为庞大的是“文化——文学三大世纪工程”,分别是《中国文化经典要义》(25种,580万字)、《中国古代文学主流》(15种,390万字)、《中国文学经典书库》(26种,1300万字)。通过策划和主编这些丛书,我获得了向前辈专家学习和请教的机会,也扩大了与许多中青年学者的联系和交流,实现了事业与友情共进。

车:我上大学时读过您主编的这几套丛书,的确受益匪浅。您在治学中,有何独到的心得?对青年科研人员有何忠告?

乔:谢谢!心得和忠告谈不上,我只谈谈我本人的一些体会。首先,从事学术研究一定要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必须多读书,多积累。眼界要高,要向经典学习。学问不是一天做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更不能固步自封。其次,要有相对固定的研究领域,尽量把研究和自己的兴趣以及学术专长结合起来,既要广博,更要专精,围绕某个问题,把它挖深做透,要努力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举个例子:《山东文学通史》中提出了“主流——流变”的结构模式,受到了学界的好评。我们觉得这个问题还有继续研究的空间,于是由李少群研究员牵头申报了国家社科项目,结项成果为80多万字的《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人民出版社出版,还获得了省社科重大成果奖。

另外,如果学有余力的话,我们在从事精深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可以做一些学术的通俗化普及工作。我历来主张以大文化的视野来看文学,我主编的三套大型丛书正是这一学术理念的体现。在我退休之后,又和济南出版社合作,策划主编了《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和“边缘的话题”两套丛书,其特点就是摒弃高深艰涩的学院气,以简洁畅达、雅俗共赏的笔墨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意蕴。现在这两套书已经出版了四五十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车:您对山东社科院的科研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乔:山东社科院是专门的研究机构,有着充足的研究时间和良好的研究条件,是最适合读书和写书的地方。现在,创新工程的实施极大地激励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每年又有众多优秀的青年才俊加盟,我相信社科院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品成果和优秀人才。祝愿山东社科院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系山东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乔力简介

乔力,男,1944年出生,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第二位)和一等奖(第一位)各一次,获二等奖两次,获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多次。2011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主要著作有:1,.《二十四诗品探微》,齐鲁书社1983年版。2.《晁补之词编年笺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3.《山东文学通史》(第一位),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4.《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第二位),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主要论文有:《辛弃疾诗词的多样化创作思维格局》,《文史哲》1987年第6期;《“诗之余”:论中唐文士词的文化品位与审美特征》,《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高潮的契机:论北宋前期词的过渡特色与艺术实践》,《文史哲》1995年第6期;《论地域文学史学的研究方法》,《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论地域文学史学的学术源流与学理观念》,《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因循与拓展——李之仪词论词作综论》,《文艺研究》2008年第3期。另外在《学术月刊》《东岳论丛》《齐鲁学刊》《东南大学学报》《苏州大学学报》《天府新论》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主编《文言小说精华》(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先秦两汉诗精华》(广西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文化经典要义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主流》(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学经典书库》(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话题中国文学史》(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文化中国》系列丛书(济南出版社)等数十种,共计三千余万字。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