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  视频 |  领导关怀 |  寄语感言 |  共襄盛举 |  岁月如歌 |  创新工程 |  智库建设 |  智库联盟 |  高层论坛 |  高端访谈 |  文库名家 |  三类人才 |  朝花夕拾 |  春华秋实 |  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智库专题薪火承续 四秩芳华文库名家
推动科研创新 服务实践决策
——专访山东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张华研究员
时间:2018-10-30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8年3月30日第60期     作者:徐建勇     浏览量:
 

编者按:古往今来,名家名著历来是科学繁荣、社会兴盛的重要标志。培育名家、多出名著,无疑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任务。山东社会科学院成立30多年来,一批优秀科研人员潜心治学、穷经皓首,出版了一批学术名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具有长远历史价值的宝贵财富。本着尊重名家、传承学术,进一步促进学术繁荣和加强智库建设的要旨,山东社科院组织出版了《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首批《文库》(15部)已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进一步释放这些名著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特开设“《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作者专访”,对“文库”作者进行学术访谈,以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治学体会得以广泛传播。

 

 

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张华研究员主编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2011年荣获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并被收入《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近日,笔者受《山东社会科学报道》委托,就该成果的背景、内容、反响等对张华研究员进行了专访,特与大家分享。

徐建勇:张书记您好!恭喜您主编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重大成果奖,并收入《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能否请您谈一下编著该书的初衷和背景?

张华:很高兴接受《山东社会科学报道》的采访。《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著作面世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强烈的实践需要和深厚的研究基础。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是多年来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整合与升华。从资源禀赋看,山东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蓝色资源”特征明显;从港口情况看,高密度大港口群是山东经济“涉海”的凭借;从产业状况看,山东以海洋产业为特色的“蓝色产业”优势突出;从对外经济看,山东与隔海相望的日韩合作潜力巨大;从区位条件看,山东以中西部最便捷的出海口为依托,在全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山东经济的基础和进一步发展的抓手都与“蓝色经济”有关,可以说抓住了蓝色经济就抓住了山东经济发展的核心。蓝色经济战略既是在整合海洋经济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东中西、南北中等区域战略基础上的升华,更表明了对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就是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占位更高,它不是凭空产生的,是有历史渊源的,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山东省战略研究和长远规划时,切实做好与“省会城市圈”“半岛城市群”“突破烟台”等省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无缝衔接。

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做出了关于“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随即,山东省各部门、各市着手编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作为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我院的理论认识程度高,围绕中心工作提供领导决策服务的意识强,组织集体攻关研究的行动比较快,进入领导决策支持的角色快,期望尽快推进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山东社会科学院在蓝色经济战略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优势。海洋经济研究所是全国成立最早的海洋经济研究机构,参加了“908”等全国重大的海洋资源调查项目,“海上山东”战略就是山东社会科学院与省科技厅等部门共同研究提出的。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意见要求,山东社会科学院精心组织科研力量、联合集体攻关,开展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战略规划研究。2009年5月,我院向山东省委提交了《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重要指示情况的报告》,省委主要领导对这个报告作了重要批示,指示送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阅。山东省委办公厅2009年第3期《参阅件》全文印发了这一报告。在这个报告中,我院汇报了成立课题组加强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的工作设想。随即,我院成立了“山东半岛蓝色文化经济区战略研究课题组”,这是我院历史上成立的最大跨学科课题组,共涉及9个研究所,16个学科,24人,多学科集中时间联合攻关,老中青研究人员相结合,多数是既有深厚理论功底、又擅长搞应用研究的省情专家和规划专家。我院制定了严密周到的研究工作方案,强化各个环节的进度和调度,集中时间、地点、人力、物力,在国内先进省份、省内沿海各市县广泛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大家集中研讨、集思论辩、加班加点、刻苦攻关,在全省率先拿出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概念规划》,为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决策和总体规划以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了社科院专家的理论思考、方案设计和创新观点,被省领导高度肯定并转发省直和有关地市各部门参阅。在此基础上,我院又经过进一步补充完善、丰富内容、拓展框架,正式公开出版了研究成果的著作。可以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著作的成功撰写出版和最终获奖,离不开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对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的的辛苦付出与不懈努力,我一直甚感欣慰,由衷表示感谢。

徐建勇:您的讲述让我感受到了当代知识分子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博大情怀。请您再介绍一下该书的基本框架、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

张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著作,战略主题十分鲜明,内在逻辑结构严谨,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共包含二十个章节,涵盖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指导方针、机遇与挑战、定位与目标、空间结构布局、方法路径、重大思路、产业结构、产业培育、合作交流、海洋资源开发、临港经济发展、经济园区建设、辐射带动途径、文化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科技创新、保障措施与经验借鉴、专题报告等,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明晰的路线图、指南针和战略思维。其中,有几个方面我想重点说明一下。

一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战略定位决定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方向,是我们首先应当搞清楚的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8项定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著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1项定位:欧亚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群;连接长三角经济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枢纽;环渤海经济圈的南翼隆起带;中国与日韩合作的门户;环黄海经济圈的中国主体部分;东北亚国际航运主枢纽;优势海洋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产业聚集区;中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宜居城市群;蓝色文明和滨海休闲度假引领示范区;制度创新示范区。这些定位有的反映了山东省已经具有的优势,如欧亚大陆桥桥头堡群,这个优势很明显,南边的连云港、北边的天津港都比不了,我们拥有的是优良港湾,天津港、连云港是泥质港湾,每年清淤的任务很重、费用很高;有的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优势还不明显,比如说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需要其经济技术水平与区外形成较大的位势差,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高端制造业基地,因此,这种优势还需要进一步打造;有的是山东省尚不具备,需要在未来着力打造的优势,如制度创新示范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除了要在经济技术水平上要与区外形成较大位势差外,还要求在制度上成为区外学习借鉴的榜样。区位定位多,说明我省的区位优势很明显;产业定位也比较多,说明我省的产业发展具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提出的定位多一些,是为了把研究视野放得更宽一些,也为全省各部门、各市提供更大的选择范围和发展空间。

二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总体布局。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区三带”的总体布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著作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两个极化结点”“两个海陆统筹示范区”“四个中心”“五个物流区”的战略布局设想。“两个极化结点”是指中国海洋科技城和济南区域金融中心。“两个海陆统筹示范区”是指胶济铁路沿线海陆统筹示范区和鲁南经济带海陆统筹示范区。“四个中心”是指中国海洋高端制造业中心、中国海洋高科技研发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中国蓝色文明旅游中心。“五个物流区”是指港口群物流区、鲁中物流区、鲁南物流区、鲁西南物流区、鲁北物流区,这都是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要产业领域和重要战略支撑点。

三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辐射带动作用是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功能和目标。这是因为,一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大发展,必须和山东省广阔的内陆腹地实施互动;二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要进入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战略目标,必然要求一定要在全国发挥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关于辐射路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认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东西向,一个是南北向,两个方向上以东西向为主,在东西向上又以向西的方向为主,因为在这个方向上具有蓝色经济区广袤的内陆省份空间腹地。关于辐射范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提出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除沿海七市以外的其它山东中西部地区;第二层次包括苏北地区、安徽北部、河南东部、河北南部等山东周边省份地区;第三层次包括陇海线两侧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第四层次指通疆达海的任何地区,包括中亚地区、欧洲地区、环太平洋经济圈的其它国家和地区。第一、二层次是直接腹地,第三、四层次是间接腹地。就搞战略规划而言,重点是直接腹地,规划发展的主要空间,也是直接腹地。

四是关于山东海洋产业的情况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对山东海洋产业的分析是全景式、大格局式的。首先分析了在全省GDP和海洋产业中所占比重大的产业,指出海洋渔业是我省第一大海洋产业,约占40%的份额;滨海旅游业是我省第二大海洋产业,约占30%的份额,在全省旅游业中,其比重也超过50%;港口与海洋运输业是我省第三大海洋产业,约占10%的份额;海洋化工业在全省化工业中的比重超过50%。其次分析了在全国海洋产业中具有优势的海洋产业,指出大港数量、海水养殖产量、海洋捕捞量、远洋渔业产量、海洋生物医药业规模、海水淡化装置数量均居全国第一;海洋盐业规模居亚洲第一;合成纯碱,固体氯化钙产量居全球第一。再次分析了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产业,指出海洋生物医药业因得益于山东海洋科技力量领先而具有技术竞争优势;海洋船舶制造业因得益于拥有众多优良港湾而具有区位优势;海洋化工业因得益于优良的卤水资源而具有成本优势,在潍坊北部,从盐场到化工企业生产线的吨原盐运输成本是8元,而唐山的化工企业,经过几次倒运,运输成本就上升到150元。最后,确定了山东省海洋产业的发展重点,指出经济总量大、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大优势的海洋产业,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中重点的重点,如海洋化工业、港口产业、滨海旅游业;经济总量大,但是发展潜力和优势只居其一的海洋产业是当前的一般发展重点,如海洋渔业、海洋盐业;发展潜力大,也具有优势,但经济总量还不大的海洋产业是中长期发展重点,如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船舶配套产业、海水淡化产业、海洋工程业等,对这些产业应把其作为发展方向,重点培育,加快打造。

徐建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确实是一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佳作,该书在出版后社会反响怎样,主要价值体现在哪里?

张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出版后引发了较大的学术反响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媒体上发表了多篇书评,纷纷给予极高评价。特别欣慰的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在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由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2011年1月12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在济南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复和规划精神,进一步研究了贯彻落实意见,明确责任分工,部署了工作任务。2011年1月14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召开,全省全面动员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拉开了全面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热潮。经过8年多的奋力拼搏、践行努力,可以说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巨大成功,为山东省的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动能和资源利用空间。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并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工作,希望山东的同志再接再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厚望和嘱托,高度认识和深入学习贯彻这一重要指示,在全省形成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工作格局,努力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全国前列。可以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一个发展概念,到宏观总体规划,再到具体坚实的实践,需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持之以恒科学实施,既要着眼长远、长期奋斗,又要立足当前,努力在加快推进上下功夫,在落实上见成效。特别是要积极顺应时代前进潮流,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一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积极贯彻“海陆统筹”“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全面推进海洋产业发展模式转变,建设现代化绿色生态的“立体海洋”模式,重点培植壮大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打造新时代经略海洋新高地,为引领山东省的转型快速发展、建设海洋强国做出当代山东人的新贡献。

(作者系山东社科院文化所副研究员)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