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  视频 |  领导关怀 |  寄语感言 |  共襄盛举 |  岁月如歌 |  创新工程 |  智库建设 |  智库联盟 |  高层论坛 |  高端访谈 |  文库名家 |  三类人才 |  朝花夕拾 |  春华秋实 |  网站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智库专题薪火承续 四秩芳华文库名家
努力写出适应理论与实践需求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专访山东社科院原副院长郑贵斌研究员
时间:2018-10-30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7年12月15日 第53期     作者:蔡瑛 刘志霞     浏览量:
 

 

编者按:古往今来,名家名著历来是科学繁荣、社会兴盛的重要标志。培育名家、多出名著,无疑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重要任务。山东社会科学院成立30多年来,一批优秀科研人员潜心治学、穷经皓首,出版了一批学术名著,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具有长远历史价值的宝贵财富。本着尊重名家、传承学术,进一步促进学术繁荣和加强智库建设的要旨,山东社科院组织出版了《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首批《文库》(15部)已于2015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为进一步释放这些名著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能,特开设“《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作者专访”,对“文库”作者进行学术访谈,以使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治学体会得以广泛传播。

 

 

《“海上山东”建设概论》一书被列入《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再版,近日本书主编郑贵斌研究员就该成果的特点、创新、影响以及科研体会等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一、我国海洋区域经济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的奠基之作

郑贵斌说,《“海上山东”建设概论》是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的最终成果。随着海洋开发实践的发展和海洋世纪的到来,“海上山东”这一跨世纪战略被正式提出。山东社科院海洋经济所是这一战略的主要创意策划者。1991年初,“海上山东”建设作为全省战略正式进入省委省政府决策。1998年出版的《“海上山东”建设概论》就是对我国这一重要海洋区域经济战略开展实践总结与系统研究的开拓性奠基之作。

郑贵斌介绍,该成果对海上山东的内涵意义、思路原则、现状条件、目标任务、产业发展、结构布局、资源环境、开发保护、科技教育、管理法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探讨,主要特点是进行创新性、系统性、综合性、纵深性研究。本成果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少新的突破。如,针对社会上对海上山东的片面理解,剖析了这一概念的8方面内涵;提出了重塑海上山东建设目标形象,建设内涵型海上山东的创意;建议建设科技含量高、新兴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海上山东;提出了统一协调海洋科技队伍的设想和海洋高新技术“三元”产业化模式;提出了依法治海的设想和法规建议;定量预测了海洋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提出了产业化、区域化和重大工程方案。

郑贵斌告诉我们,该成果学术影响广泛、社会效果显著:

学术影响方面,总结的山东经验在全国广泛传播,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卢希悦、卢新德、黄少安等以《经济研究的精品之作》为题,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海上山东”建设概论》在总结“海上山东建设基本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对未来海上山东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战略指导;为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宏伟蓝图,对开发山东省经济增长的最大海洋空间,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战略转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社会效果方面,1.拓展了人们的认识领域。首先在于它把生存与发展的视野引向海洋。其次在于它把认识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其三,海洋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被重新认识。其四,促进了陆海一体化观念的形成。其五,提高了对开发海洋实现强省强国的重大战略意义的认识。

2.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本成果认为,海上山东战略的战略基点之一是振兴沿海,战略基点之二是带动西部,战略基点之三是面向全国和世界。后来的发展证明,海上山东使沿海成为新的圈层中心,形成大联动局面,并对扩大开放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本成果为后续科研的开展和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2000年,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海洋经济研究为首批研究基地,我被公布为首席专家。课题主持人和课题组成员在后续的研究中主持或承担了若干重大课题、规划,使海洋区域经济进入学术界、政界、媒体、社会各界的视野,显著扩大了海洋经济研究的影响。研究成果成为我院区域经济泰山学者岗位的重要条件。

二、《“海上山东”建设概论》在党政决策层的主要反响

本成果的一大特点是应用价值大。作者提出的海上山东战略构想和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以及海洋经济立法等研究建议成为我省制定海洋经济决定与规划的重要依据,并成为各地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参考。郑贵斌研究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2009年汇总的进入高层决策情况:

1.2003年7月22日,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在课题组的建议(与王诗成合作)上批示:“请省政府认真研究海上山东发展的问题,使之成为重大的支柱和增长点。

2.2003年8月2日,时任山东省省长韩寓群在课题组建议上批示:“请延明同志阅,可否请农业、海洋、计委等单位进行研究,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建设海洋强省的战略措施。”时任山东省副省长陈延明也在此材料上批示:“请海洋与渔业厅按照张书记、韩省长的批示,抓紧提出主导意见,本月中旬提交省政府研究。”

3.2003年8月28日,时任山东省委副书记姜大明在课题组关于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上批示:“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对山东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请海洋与渔业厅及有关部门认真研酌。”为此,有关部门组织了联合研讨。

4.陈延明副省长听取课题负责人两次汇报,要求加强海洋产业的综合研究。山东社会科学院《呈阅件》上报了“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态势、机理与政策”,“抓好海洋经济新增长点的思路与对策”两篇研究报告后,2003年8月26日下午,陈延明副省长听取了汇报,并转海洋与渔业厅等有关部门参阅。10月9日,省海洋与渔业厅致函我院:“课题组对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对我省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实施海洋强省战略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关对策建议将纳入我省今后出台的政策措施之中。”2004年4月8日,陈省长视察山东社科院时,郑贵斌又简要汇报了一些研究情况,陈省长指示,对海洋经济增长点要切实搞好综合研究。

5.韩寓群省长对《内参特刊》与论证报告作出批示,要求认真研究海洋经济这一山东经济发展的增长点。2003年7月19日,韩寓群省长在《内参特刊》上批示“请省委研究室予以论证”。2004年2月我参加了韩省长主持的专家座谈会并作了发言。

6.2004年1月20日,韩寓群省长在海洋与渔业厅上报的材料中就落实产业发展问题批示:“关于海上山东建设,新的规划如何制定,我省必须把海洋产业的概念定位准确,从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出发来研究。”从而推动了全省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的启动。受省发改委委托由王诗成、郑贵斌主持的“山东省海洋经济十一五战略规划先期研究”于2004年7月完成,为省政府后来出台的海洋经济规划提供了基本参考。

7.时任山东省委书记李建国2007年5月9日在“顺应海洋经济发展新趋势提升山东海洋经济竞争优势的几点思考”上批示“此件所陈观点和思路很有价值”。

8.韩寓群省长2007年5月10日批示“意见很好,海洋经济工作会筹备过程中已充分采纳。”

9.时任山东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王仁元2007年5月10日在“发展海洋经济的集成创新思路与建议”上批示:“研究报告很好,具有新意。海洋经济确是很复杂的系统工作,该文提出的三位一体、海陆统筹、集成创新发展海洋经济的思路很有理论与实践价值。请发改委阅处”。5月14日批示:“云良同志:李书记的批示很重要,望认真研究落实。贵斌同志对海洋经济发展建议值得重视,要很好研究,结合海洋经济会贯彻落实情况讨论一次。”

10.2009年2月24日,参加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主持召开的海洋专家座谈会,对海洋经济战略和海洋经济区建设谈了看法,提出了建议。2009年5月27日,姜异康书记在郑贵斌撰写的山东社科院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批示情况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可考虑分送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参阅。”省委办公厅《参阅件》2009年3期印发该报告。

11.2009年7月21日,姜异康书记批示,将《山东13类海洋产业的基础优势、发展潜力及发展重点》有关研究报告成果转发政府系统有关领导并领导小组成员。副省长王军民等领导批转到有关部门。

12.课题负责人郑贵斌参加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座谈会和中财办的海洋经济战略调研。并参加山东省领导2007年4月召开的海洋经济座谈会和省委2007年、2009年重大课题调研,为海洋经济战略进入全省战略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怎样才能做一个身心健康、卓有建树的科研工作

郑贵斌说,《“海上山东”建设概论》是与有关部门协作完成的科研项目,参加单位和许多专家作出了贡献。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等单位的领导与专家参加了研究。通过攻关课题,有缘结识众多专家,并开始了长期合作。在写作研究中深深体会到,协作攻关对提升重大课题研究质量、扩大成果社会影响至关重要。

郑贵斌向我们谈了在课题协作公关中的体会。他说,在团队协作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专家与实际工作者结合、专业与跨界结合,是加强海洋经济协作攻关研究的基本环节。一般来说,科研成果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会有所侧重,这是事实。从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来看,理论研究主要是在理论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提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实际应用研究更多地要求进行专题调研和实地考察,依据客观实情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切合实际的思路设想和对策建议。在重大课题和重大方向上,两者不可孤立、不可或缺,必须紧密结合、相得益彰。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成果的品牌形象,提升成果的学术和社会价值。团队成员有跨界专家和官员参加很有必要。科研个体生活在相互依赖的团队群体中,相互理解才能共事,相互帮扶才有力量,携手同行才能成功,共同努力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相互包容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科研团队中努力成就他人,自然也就成就了自己。

郑贵斌深有感触地说,科研人员有缘相聚、情缘相拥是一种机缘,同事相聚、抱团发展是一种幸福,愉快协作就是科研生产力。每个专家作为群体中的个体,都离不开团队的力量,好花全凭绿叶扶。有缘成为群体中的专家为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作贡献,就有了创新平台和潜能释放。加上科学健康、和谐有序的学术氛围和政策措施,快乐科研、兴趣探索、协作攻关就成为学者创新开拓的基本素养与基础。

郑贵斌强调,在协作攻关、抱团发展前提下,发挥科研工作者个人专业特长和智慧潜能至关重要。在处理团队群体、机遇平台与个人努力的关系时,个人努力是科研成就的主导方面。群体中的个体,一般是靠脑力、体力与耐力。具体分析可以总结出若干道理。比如说,脑力方面的多充电、深思考;体力上的身心健康;耐力方面的科研坚持和恒心等。郑贵斌就如何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专家个体作用谈了以下体会;

1.要有科研兴趣和职业情缘。要将科研工作当成自己的社会责任,心怀敬畏、心无旁骛。身在科研岗位,创新探索是科研人员的职责,更是科研人员的前途,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的根本。科研人员要经得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锲而不舍地从事深入研究。

2.要紧扣时代主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大的科研成果必然是与时代潮流和实践需求相适应的,必然是顺势而为,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的。要立足时代瞄准需求,想时代之所想,急实践之所急,进行超前性研究。科研工作要出彩、要有特色,必须要有新的学术发展空间,就是说要有新领域新选题。要树立新的科研理念:创意、资政、推广,即知识创新、决策资政、服务社会,走出一条有品牌有影响力的科研道路。

3.努力保持科研工作者的身心健康。人生平安健康绝对重要,健康是一种责任,应深化对健康是基、健康是本、健康是福、健康是人生经历积攒的最大财富的认识。科研需要健康来支撑,急需健康平安作保障。要从年轻就将安康工程当成自己的义务与责任。人生短暂,要努力以平安健康为中心统筹科研人生,兼顾人与自然环境的治理和社会关系的调适。要把健康放在学习、工作、生活的人生链条的全位置,学有健康、活图健康、情趣健康、处世健康,视惊涛骇浪为风平浪静,融世事无常为桃源世界,践健康行为进心入髓。有了健康的心智与体魄,就有了耐力和可持续力,才可以保证完成每项科研任务,并展延学术人生的长度与厚度。

4.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有硬实力,积累阅历,还要有软实力、巧实力与科学方法。要讲究高点定位、多点支撑、重点突破。重点突破就必须大视野小切口深挖掘,避开资源诅咒和价值洼地,学会减负,少付成本、节约时间。科研人生有多件事不能俭省,特别是思想修养、健康历炼、深度思考、调研考察。其中健康历练中的心理康宁、内心稳定非同寻常,应予特别重视。开阔了心胸、提升了眼界、净化了心灵,具有健康情趣、充沛精力、真情大爱和职业追求的学者,既有从小事实事做起的科学精神,也有大胸怀、大格局的宏观视野,会更好地以快乐氛围、职业情缘、真挚追求引领科研大作为。

郑贵斌特别委托我们:回顾20多年前开始的这一段科研经历,感慨万千。不仅当时有着满满的感动,至今更有着深深的感恩。借此机会,一定要向国家、省、院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党政决策者,向一切关心和支持海上山东研究的所有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蔡瑛为山东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刘志霞为山东社科院省情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馆员)

 

郑贵斌学术简介

 

郑贵斌,1954年3月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原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1980年考入山东社会科学院从事经济研究,1995-2001年任海洋经济研究所所长。1998年兼省海洋经济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授予青岛拔尖人才,同年任省海洋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兼任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城镇化专家委员会研究员,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大海洋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海洋经济分会副主任委员。

在海洋经济战略、蓝色经济与区域经济等研究领域成果丰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908专项等重大课题研究,在区域经济、沿海发展与改革开放诸多方面都有研究。突出业绩是以山东海洋区域经济研究为突破口,开创了蓝色经济与战略理论,推动了蓝色经济的国家实践和地区方案。主编与主持的4项研究成果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代表作有:《蓝色战略》、《海洋经济集成战略》、《蓝色战略与蓝色经济区》等。《中国海洋强国梦的历史机遇与战略创新》等三篇海洋经济论文由《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地址:济南市舜耕路56号 邮编:250002 电话:0531-82704698
山东社会科学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1-2015 by sdass.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